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海洋专业委员会-海洋生态与环境专家讨论会顺利召开

浏览: 编辑: 来源: 时间:2024年06月16日 20:45

(通讯员 李丹阳、吴茜、程柳菱、陈卓、宫勋、孙军)为促进海洋生态与环境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学术沟通平台,分享行业前沿的研究成果、技术和经验。6月13日-1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学院、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海洋专业委员会-海洋生态与环境专家讨论会”顺利召开。

讨论会专家合影

海洋学院院长、实验室副主任孙军教授主持并邀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院徐奎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黄小平研究员、中山大学殷克东教授、天津大学宋照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瑞峰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左军成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董云伟教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研究员、山东大学李远宁教授做特邀报告。

林强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应邀作《印-太海龙科鱼类适应辐射与性状演化》报告。林强研究员从生命起源引入他的报告,表明了印-太海域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但不一定是种化中心的观点,提出了海洋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扩散与适应辐射模式等问题。随后,林强研究员以海龙科鱼类为例,讲述了其多样性的形成、演化和遗传机理,分别从印-太海域向西到印度洋海域,向南到南澳海域,向北到中国沿海区域进行了海龙科生物的外形和生态适应性的讲解,同时分析了海龙科鱼类伴随生态位分化产生的本地适应性。

徐奎栋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奎栋研究员应邀作《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与连通性》报告。徐奎栋研究员的报告首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海山探测与研究的概况。其次,系统探讨了西太平洋海山生物多样性与连通性的研究进展,他的研究组在雅浦海沟区、马里亚纳海沟区、卡罗琳洋脊区、麦哲伦海山区开展了5个航次9座海山多学科综合探测,获得海山大量生物新发现和新认知,发现西太平洋海山的低连通性;探讨了海山驱动的深海生物连通性与进化;比较了海山与相邻深海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最后,他梳理和总结了目前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山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海山在深海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地位、地形驱动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

黄小平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黄小平研究员应邀作《海草床关键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报告。黄教授团队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热带海草床的海-气碳交换过程,富营养化对海草床碳存储稳定的影响机制,以及海草床碳增汇过程与机理,深入认知海草床的碳汇过程与机制,为海草床碳的长期储存及增汇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殷克东教授做特邀报告

中山大学殷克东教授应邀作《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有机物输入珠江河口导致碳源向碳汇的转换》报告。殷教授首先从国家需求出发,提出了应该厘清之前尚未考虑的人为活动导致的碳汇,用于碳中和预算。紧接着殷教授表示在目前的科学背景下,碳汇和碳源是相对大气二氧化碳而言的,陆源有机物一直被认为是河口近海的碳源,其课题组通过多年对珠江口的调查发现,人类活动改变了有机物碳氮比,将河口碳源转变为碳汇。最后殷教授以珠江流域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河流三角洲的影响,他认为毗邻河流的海岸带的稳定性与河流向海洋输送的沉积物量密切相关。任何对河流沉积物的自然输送有显著影响的活动都可能造成持续的土地侵蚀和海岸带大规模土地损失。与此同时,和珠江类似,人类活动影响远超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世界其他有大量水利设施建设的河流上。必须尽早采取修复措施,否则临河海岸带就会加剧侵蚀,造成土地流失。

宋照亮教授做特邀报告

天津大学宋照亮教授应邀作《湿地碳硅循环与硅耦合碳汇》报告。宋教授围绕碳硅循环的耦合过程与机制、全球变化下湿地碳循环和湿地硅循环及其碳汇效应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植硅体碳汇、植物参与下风化硅碳汇效应以及硅-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耦合机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揭示了生态系统碳硅循环耦合过程及其反馈机制,完善了陆地碳硅耦合循环理论,为大气CO2固定的硅循环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宋教授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互花米草入侵和海平面上升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来源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和硅施肥等硅输入对湿地植物生物量碳、植硅体碳和SOC积累的促进作用。

张瑞峰教授做特邀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张瑞峰教授应邀作《痕量金属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报告。张瑞峰教授表示海水中的痕量金属,例如铁、锌和镉等,不仅参与了海洋浮游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还与海洋中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紧密相关。这些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可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还可以通过影响海洋碳氮循环而作用于全球气候。张教授表示物质跨界面输送的过程和通量,是研究痕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的关键内容,他通过研究跨越河口、近岸界面过程痕量金属及其稳定同位素示踪,阐述了痕量金属及其同位素跨珠江口行为和痕量金属在黄东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紧接着,他通过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融水痕量金属的海向输送研究,发现了风化和极地绿化对冰川融水中痕量金属的影响。最后他通过元素计量和培养试验评估痕量金属的生态效应。

左军成教授做特邀报告

上海海洋大学左军成教授应邀作《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报告。左军成教授的报告阐释了中国海海平面长期变化中动力过程影响和比容变化影响的空间分布;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海区域海平面未来预估中比容贡献的计算方法;从理论和数值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海平面上升对陆架海潮波运动的显著影响;并全面评估了海平面上升对潮波特征和工程水位的重要影响,给出了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工程水位影响的空间分布。

董云伟教授做特邀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董云伟教授应邀作《基于个体水平性状解析海洋贝类温度适应机制》报告。董教授的研究团队基于多年野外调查,发现了沿岸建筑不仅会改变本地群落结构,还会促使南方种北移,重构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基于区域海洋动力学模型和生理生态模型,发现沿岸建筑和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是潮间带生物分布区北移的关键驱动因子,未来升温会促进其分布区继续北移。接着,董云伟团队通过连续记录中国潮间带生物的遗传进化模式,发现南北生物的遗传进化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除此之外,董教授还提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时体现在大尺度和小尺度。最后董教授表示当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改变着生物的分布格局,随之带来了复杂的生态、表型和遗传性状变化。由此,多时空尺度的表型和遗传变化将对生物分布的评估和预测带来巨大挑战,长时间序列原位观测和机理分析是准确评估和预测环境变化生态效应的必要手段。

董志军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研究员应邀作《海洋水母灾害发生与防控》报告。董志军研究员的报告首先抛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海洋水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滨海重大设施正常运转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报告内容包括黄渤海海月水母灾害溯源;其横裂生殖的细胞学和分子机制;微生物在其横裂生殖过程的作用机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黄渤海滨海养殖池是海月水母灾害的重要源头,证实黄渤海滨海养殖池人工礁为海月水母水螅体提供大规模附着基,并且建立了基于茶皂素的海月水母灾害“源头防控”技术。除此之外,董老师还揭示了海月水母从底栖水螅体到浮游碟状体转变过程神经肌肉系统的转录变化特征,识别了海月水母实现从固着到游泳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新类型;探究了肌肉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以及找出调控休眠足囊形成的枢纽基因,为理解调控休眠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李远宁教授做特邀报告

山东大学李远宁教授应邀作《重建后鞭毛生物生命之树》报告。真菌和动物是菊科植物中的重要类群。然而,它们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李教授通过系统的基因组学方法,已经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基因组水平的生命树,包括1644种真菌。这一成果为真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目前,确定我们最遥远的动物亲戚已经成为系统发育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这场争论对我们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和动物进化的早期事件,包括神经系统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为什么不同的研究产生不同的结果,李教授通过综合15个以前的系统基因组学研究,并进行一套全面的新的标准化分析,系统地探索了动物生命树的最早进化分支。

专家们在报告期间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次专家讨论会中专家们的报告,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更是充分展现了面向国家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以及解决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初心使命,并且传扬了站位高远、敢于挑战、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此次报告会受到参与师生的热烈欢迎。报告会尾声,孙军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作特邀报告的专家表达了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