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副教授 > 正文

王道胜

浏览: 编辑: 来源: 时间:2015年08月07日 10:17

王道胜(Dr. Daosheng Wang),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出生


教育与工作经历

[1]2009年9月—2013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获学士学位

[2]2013年9月—2018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3]2018年8月—2021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特任副教授

[4]2021年8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包括:浅海动力学、近海物质输运、数值模拟与数据同化、海上搜救溢油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保障,特别是基于数据同化的模型参数优化、模型性能提升和海洋动力过程模拟预报。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GR-oceans、Ocean Modelling、Ocean Engineering、Ocean Science、Applied Ocean Research、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ECSS、JTECH、Remote Sensing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技术负责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代表性学术论文

[1]Daosheng Wang, Jicai Zhang*, Ya-ping Wang. Estimation of Bottom Friction Coefficient in Multi‐Constituent Tidal Models Using the Adjoint Metho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2021, 126(5): e2020JC016949.(Top Cited Article 2021-2022)

[2]Daosheng Wang, Jicai Zhang*, Xianqiang He, Dongdong Chu, Xianqing Lv, Ya-ping Wang, Yang Yang, Daidu Fan, Shu Gao.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cohesive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 by assimilat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 the Hangzhou Bay: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cean Modelling, 2018, 121: 34-48.

[3]Daosheng Wang, Jicai Zhang*, Lin Mu*. A feature point scheme for improving estimation of the temporally varying bottom friction coefficient in tidal models using adjoint method. Ocean Engineering, 2020, 220: 108481.

[4]Daosheng Wang, Haidong Pan, Guangzhen Jin, Xianqing Lv*.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principal tidal constituents in the Bohai Sea. Ocean Science, 2020, 16: 1-14.

[5]Lei Qin, Zhixuan Luo, Daosheng Wang*, Lin Mu. Effects of oil spill cleanup strategy on 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oil spilled in the Penglai 19–3 oil spill accident. 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25, 156: 104484.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伴随同化和深度学习的风暴潮数值模型优化与智能预测模型构建研究”,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海上遇险目标立体搜寻与高清晰观测关键技术”之“系统平台功能验证综合试验”,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台风影响下的三维悬沙输运数值模拟和同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项目,“河口区海洋环境综合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1,课题负责人。

[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同化的南海潮汐和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获奖

[1]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1)。

[2] 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3)。

[3]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10)。

[4] 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9)。

[5]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9)。

[6] 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创新应用奖一等奖(排名:10)。

[7] 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


学生培养情况

(1)研究生培养情况【截止2025年11月,共16人(15全日制+1在职),毕业9人、在读7人】:

[1]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奖学生:余鹰。

[2] 硕士生国家奖学金5项(余鹰、陈文锐、李皓悦、秦磊、杜婷)。

[3] 学生第一作者/导师一作学生二作发表CUG T2论文4篇、EI论文2篇。

(2)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指导教师组成员

[1] 2018年,“华为杯”第15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最佳数模报告奖(全国第3名,共12207只队伍),获奖学生:李晓春,郑好,宋涛。

[2] 全国一等奖2项(2018年2项)、全国二等奖2项(2024年2项)、全国三等奖3项(2020、2023、2024)。

(3)本科生培养:

[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

2023年全国铜奖、湖北省金奖(第3指导老师);

2024年全国铜奖、湖北省金奖(第2指导老师);

2025年全国铜奖、湖北省金奖(第1指导老师);

[2]大创项目若干;“华中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若干。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邮编:430074)

邮箱:wangds [at] cug.edu.cn, dswangouc [at]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