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杜学斌,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系主任。主持或作为技术首席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面上基金项目、各大油公司合作等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5篇。
作者简介:陈科一,男,中共党员,海洋科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连续三年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曾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共青团干、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初识——学为人师,达者为先
回忆起第一次接触杜学斌老师,我记忆犹新——那是在本科专业选修课的课堂上,作为主要授课教师之一的杜老师平易近人,望之可亲。当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这门课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并且紧密联系实际生产活动。对于初入海洋地质大门的我们,要在短时间内理清这门课程的知识脉络,掌握重点内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我们有幸遇到了杜老师,他凭借着精深的专业基础,辅以潜心准备、制作精良的课件课案,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句将课程的知识重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引人入胜。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帮助我们慢慢推开了学术的大门,指引我们发现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杜老师(右一)和学生赵珂(右二)、贾冀新(右三)、谭超(左三)在宜昌
缘起——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步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后,刚开始我对科研生产工作的具体概念不是很清晰,关于研究生阶段的规划也比较迷茫。但是在第一次参与了杜学斌老师课题组的组会之后,这些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就如拨云见日一般烟消云散了。在组会上,杜老师详细询问了我们的学科背景、研究兴趣等基本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了不同的工作任务。并且在充分考虑了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为每个人今后的学习工作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于我而言,杜老师满足了我对一位研究生导师的所有期待。在他的耐心陪伴和指引下,我一面投身于课题组的项目工作,稳步提升本专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承担起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提升。
杜学斌老师在周口店进行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触动——以身作则,润物无声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只有三年时间,三年之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份好工作,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做到的。面对着众多的挑战与压力,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答案是老师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老师总是带头冲锋,重点难点工作自己先上,进行野外踏勘时栉风沐雨、餐风饮露更是家常便饭。但是项目工作再苦再累老师也一定会挤出时间来阅读最新期刊,发表论文更是笔耕不缀。记得有一次老师要参与重要的汇报答辩,为了达到最好的讲演效果,老师连续一个星期,每晚都要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反复演练。杜老师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治学严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常说“科研,我们是认真的”、“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自觉”,这些话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督促着我们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
但与此同时,杜老师对待我们工作上的缺点和不足却总是抱有极大的耐心。不管是当初刚刚接手项目工作的我,还是后来的师弟师妹们,我们提交的工作成果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错误,但老师却从不过于指责,总能心平气和地指出我们的问题,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这样,伴随着老师如沐春风般的交流指导,课题组的每一位同门都在老师润物无声的教导下飞速地成长。
杜学斌老师在记录数据资料
未来——教学相长,青出于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杜学斌老师不仅能在专业学习、项目工作中为我们答疑解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他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科研态度,爱岗敬业、永不止步的工作精神,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老师的谆谆教导、辛勤耕耘下,课题组的同门们普遍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博士生赵珂,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二区论文1篇,获得学校优秀博士创新基金项目资助,获得校级科报会二等奖;
博士生贾冀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获评2019年AAPG地质研讨会最佳展板,获得校级科报会二等奖;
硕士生陈科一,曾任海洋科学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海洋学院党建工作助理,曾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共青团干、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硕士生罗兴碧,担任海洋学院2020级研究生班班长,获得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院级科报会三等奖;
硕士生吴岳恒,担任海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获得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二等奖、校级信调大赛二等奖。
杜老师(右一)和学生们
赵珂(左一)、贾冀新(左二)、施佳铖(右二)
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在平日里关怀学生方方面面,为我们解决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困难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远不是这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我想,杜学斌老师不仅仅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位普通教师,他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科研之路,也温暖着我的人生旅途。研究生阶段能遇上一位值得我一生尊敬的好导师,我是幸运的。未来的科研道路还很长,但是在老师的指引下,纵使前路荆棘满布,我都会勇往直前。